东深电子助力贵州山区水利现代化建设
发布时间:2016-07-04
来源:
浏览量:11154
继贵州山区现代水利钟山区大河试点区一期工程(3 标:自动化与信息化工程)的中标,东深电子再接再厉,在2016年5月一举拿下贵州山区现代水利思南县塘头试点区三期工程水利信息化及自动化系统,在贵州山区现代水利领域描绘出浓墨重彩的一笔,足以见证东深电子的综合实力。
贵州山区现代水利塘头试点区是全省四个试点区之一。工程总体规划范围涉及塘头镇关中坝、芭蕉坝、将军坝、机场坝、青杠坝、大旗山等6个片区,总面积14450亩,规划总投资6800万元。目前,省水利厅已批复投资3081万元实施关中坝试点区2200亩,主要解决塘头集镇供水和关中坝农业园区灌溉、防洪、排涝等问题。
贵州山区现代水利思南县塘头试点区三期工程水利信息化及自动化系统灌溉管理自动化是国家发展高效农业的重要手段。高效农业和精细农业要求必须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而要真正实现水的高效利用,必须将水源开发、输配水、灌水技术和降雨、蒸发、土壤墒情、作物需水规律等方面统一考虑,对灌区配水水情进行测量和控制,并由配水控制中心统一调度和管理,形成一个有网点组成的系统。实现按需、按期、按量自动供水,做到计划用水、优化配水,以达到节水灌溉和充分利用水资源的目的。因此,要实现灌区现代化,在灌区节水改造中,必须加强用水管理,积极推行节水灌溉管理技术,减少用水管理过程中的水量损失。对灌区进行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完善灌区管理、量测、通讯及监测等设施,实现水土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逐步建立自动化、信息化、现代化灌区。
贵州山区现代水利思南县塘头试点区三期工程,将继续秉承现代水利在思南农业示范园区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以灌溉自动化和信息化建设为核心内容,通过项目实施,达到以水利的现代化推动农业示范园区的现代化,加速贵州省现代农业发展步伐。贵州山区现代水利思南县塘头试点区三期工程是对贵州山区现代水利试点区2014年试点区一期、二期成功经验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其前沿和主流的技术即采用无线欻传输与物联网来技术实时监测作物的环境参数,通过精准调控为作物生长提供最佳条件,达到节水节肥、增产及改善品质、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通过思南三期工程水利自动化与信息化项目的实施,形成适合园区实用性较强的集采集监测、灌溉的自动控制、远程视频、泵房水池、水肥一体化系统等多种要素为一体的系统技术集成系统,以云计算为手段,实现智能化灌溉、精量化施肥、无人化管理,降低水利管理运行成本,提高节水效率和农村经济组织和群众的经济效益,实现项目建设整体居于国内先进水平,代表现代水利乃至现代农业新技术的发展方向,加速铜仁市乃至贵州省灌区农业管理由传统的的粗放型向精确、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转型。因此项目建设意义重大,示范作用突出,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同时,与2014年试点区一期、二期已建自动化与信息化工程内容进行有效整合,并进一步集成和深度融合,减少重复建设和投资,最大限度发挥系统效益,节水增效。
东深电子主要负责5大片区水利自动化与信息化工程建设,控制总面积为14450亩。根据贵州山区现代水利思南县塘头试点区三期工程建设需要,水利自动化与信息化建设由水利墒情监测及水肥一体化灌溉控制系统、智能视频监控系统、泵房水池自适应控制系统、远程网络气象监测系统等四部分组成,集远程数据采集、远程视频传输、远程监测控制、压力调节、流量调节为一体。系统通过监测、传输、诊断、决策及作物水分动态管理及按照作物生长期等信息来实现精确控制灌溉,实现无人值守的按照作物需求自适应灌溉的目的。
水利自动化与信息化工程建设承载水利发展改革的全新理念,按水利厅发布的贵州山区现代水利"建管养用一体化"改革实施方案导则,编制好项目区“建管养用一体化"改革实施方案”,形成工程良好的运行管理机制,使其长期发挥效益。结合2014年试点区关中坝建设内容,二期芭蕉坝建设的基于“二维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农产品“电子身份证”)建设内容进行深度融合和技术集成,贵州山区现代水利思南县塘头试点区,既是一项承接现实与未来贵州水利发展目标的水利建设试点工程,又是一项承接思南人民美好期盼的重要水利工程,相信东深电子在现代山区水利建设领域会越做越好。